舜承尧统,开启天下大治

2025-07-04
来源:西部文化建设网

微信图片_20241013141732.jpg

话说帝尧年迈,深知治理天下需有贤能之士接棒,便决定让舜代行天子之政,以观天命所归。舜肩负重任,不敢有丝毫懈怠。他先是精心观察北斗七星,用心校正历法,梳理各项政务,力求诸事顺遂。

随后,舜举行了盛大庄重的祭祀仪式。他虔诚地祭祀上帝,恭敬地遥祭天地四时、山川诸神,一一辨别群神的位序,以表达对天地神灵的敬畏之心。在人事方面,舜收集起公、侯、伯、子、男五等诸侯所持的玉制信圭,挑选良辰吉日,接见四方诸侯及州牧,将信圭一一颁发,明确各方职责。

这年二月,舜踏上东巡之路,来到泰山。他举行柴祭,将祭物置于柴上焚烧,让香气上达天庭,以祭祀天帝。同时,他还按尊卑顺序依次祭祀山川诸神。在此,舜会见东方的诸侯首领,统一时令、月份和日期,规范音律、度量衡,修订吉、凶、宾、军、嘉五种礼仪,规定诸侯朝见天子时,需依身份等级献上不同的礼物,如五种不同规格的玉、三种不同颜色的丝织品、活的羊羔与大雁,以及作为祭品的死雉等。礼毕之后,诸侯们仍可将玉制礼器带回。

五月,舜南巡;八月,往西巡狩;十一月,又北上巡察,所到之处,皆如东巡时一般,严格规范礼仪、统一政令。每次巡狩归来,舜都会前往祖庙和父庙,以一头纯色的牛作为祭品,虔诚祭祀,感恩祖先庇佑。此后,舜定下规矩,每五年进行一次大规模巡狩,四方诸侯每隔四年需进京朝见天子。每次朝见,舜都会向诸侯们详尽地宣示治国理政的方针,明确地考察他们的功绩,并依据功绩赏赐车马服饰,以彰显其功。

为更好地治理天下,舜重新划分天下为十二州,疏通河道,使水流顺畅,消除水患威胁。在法律制度方面,舜制定了明确的刑罚。他将常用的刑罚绘制成图像,公之于众,让百姓知晓。对于犯了墨、劓、膑、宫、大辟这五刑之罪的人,根据情节轻重,或流放,或用鞭刑、扑刑惩处,也允许以金赎罪。对于因意外灾祸而犯罪的人,舜会赦免其罪;但对于那些怙恶不悛、坚持作恶的人,则绝不姑息,必定严惩不贷。舜时刻告诫自己和执法者,刑罚之事需谨慎又谨慎啊!

想当初,谨兜曾举荐共工,尧帝认为共工不可用,但还是让他尝试担任工师之职,结果共工果然放纵邪僻,做出许多恶行。四岳也曾推举鲧治理洪水,尧帝觉得鲧不可担此大任,然而四岳坚持请求一试,结果鲧治水无功,给百姓带来诸多不便。还有三苗部落,在江淮、荆州一带屡屡作乱,搅得百姓不得安宁。

舜代行天子之政归来后,向尧帝详细禀报情况,并建议对这些人进行惩处。于是,舜将共工流放到幽陵,使其去改变北方狄人的风俗;把谨兜放逐到崇山,让他去感化南方的蛮人;将三苗迁徙到三危,令其改变西方戎人的习俗;在羽山处死了鲧,以警戒东方夷人。这四人受到惩处后,天下人都对舜的公正裁决心悦诚服。

就这样,舜凭借着自己的贤能与智慧,在代行天子之政期间,展现出卓越的治理才能,赢得了天下人的拥护与爱戴,为日后正式登上天子之位,开启天下大治的时代,奠定了坚实基础。

黄长庚


分享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第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