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史公司马迁说,很多做学问的人都常常提及五帝,这五帝的时代,实在是太过久远了。
在众多典籍里,《尚书》仅仅记载了尧帝以后的事,对于更早的五帝,没有涉及。而诸子百家虽然也会讲到黄帝,但那些文字大多不够规范、可信,有学识的先生们都觉得难以说清真假。像孔子所传下来的《宰予问五帝德》以及《帝系姓》,有些儒家学者甚至都不传授讲解。
司马迁自己呢,为了探寻五帝的事迹,不辞辛劳地四处游历。他往西到过空桐山,往北经过涿鹿,往东一直走到大海边,往南乘船在江淮一带考察。每到一处,他都会向当地的长者打听黄帝、尧帝、舜帝等五帝的传说。然而,各地的风俗教化差别很大,关于五帝的说法也各不相同。
但司马迁发现,那些不背离古代文字记载的说法,往往比较接近事实。他研读《春秋》《国语》,觉得这两部书对《五帝德》《帝系姓》的阐释很清楚,只是人们没有深入探究,其实它们所展现的内容并非毫无根据。《尚书》缺失的内容已经很久了,而这些散失的内容,却时不时能在其他的说法里看到。这其中的门道,如果不是好学且善于深入思考,真正领会其中含义的人,很难明白,更没法跟那些见识浅薄、孤陋寡闻的人说清楚。
于是,司马迁把各种关于五帝的说法收集整理,挑选出那些言辞特别典雅、可靠的内容,写成了《五帝本纪》,放在《史记》的开篇。他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后人能够尽可能真实地了解五帝的故事和那个遥远时代的历史。
(黄长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