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春秋那个风云变幻的时代,时光来到了秦缪公十二年,齐国发生了一件大事,齐国名相管仲和大臣隰朋相继离世。齐国的这一变故,也在悄然间影响着周边各国的局势。
此时,晋国遭遇了严重的旱灾,粮食颗粒无收,百姓陷入了饥荒的绝境。无奈之下,晋国只好派人前往秦国,请求秦国借给他们粮食,以解燃眉之急。
面对晋国的请求,秦国朝堂上意见不一。丕豹坚决主张不借,他向秦缪公进言:“晋国如今闹饥荒,国力空虚,这正是我们趁机讨伐他们的绝佳时机,此时出兵,必定能大获全胜。”然而,秦缪公并没有立刻做出决定,他又询问公孙支的看法。公孙支思索片刻后说道:“饥荒和丰收本就是交替出现的寻常事,晋国如今有难,我们不应坐视不管,还是借给他们吧。”秦缪公又看向百里奚,百里奚神情凝重地说:“夷吾虽然曾对您有所亏欠,但晋国的百姓又有什么过错呢?他们不应因国君的过错而遭受饥荒之苦。”最终,秦缪公采纳了百里奚和公孙支的建议,决定向晋国提供粮食援助。
秦国派出大量船只和车辆,满载着粮食,从雍城出发运往晋国的绛城。一路上,运粮的车船络绎不绝,从雍城到绛城,首尾相望,场面颇为壮观。秦国的这一善举,在当时无疑是雪中送炭。
然而,风水轮流转。到了秦缪公十四年,秦国也遭遇了饥荒,国内粮食短缺,百姓生活艰难。无奈之下,秦国只好向曾经施以援手的晋国请求援助粮食。晋惠公得知此事后,召集大臣们商议对策。虢射站出来说:“秦国现在闹饥荒,正是我们攻打他们的好机会,此时出兵,必定能建立大功。”晋惠公听后,觉得此言有理,便不顾秦国曾经的帮助,决定听从虢射的建议。
第二年,也就是秦缪公十五年,晋国兴兵准备攻打秦国。秦缪公得知消息后,怒不可遏,立刻发兵抵御。他任命丕豹为将领,自己亲自率军迎击晋军。
九月壬戌日,秦晋两军在韩地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大战。战斗中,晋惠公急于求胜,不顾大局,独自脱离大军,一心想要与秦军争夺战利品。然而,他的战马却陷入了泥沼,无法动弹。秦缪公见状,带领麾下将士纵马追击,一心想要活捉晋惠公。可没想到,晋军见国君遇险,立刻回师救援,反而将秦缪公及其部下团团围住。晋军向秦缪公发起猛烈攻击,秦缪公在混战中不幸受伤。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一支奇兵突然杀出,瞬间冲散了晋军的包围圈,救了秦缪公一命,还生擒了晋惠公。原来,这支奇兵是由三百个曾在岐山下吃过秦缪公良马的人组成。当初,秦缪公走失了一匹心爱的良马,被岐山下的三百多个村民发现并分食了。官吏追捕到这些村民后,准备依法严惩。但秦缪公得知此事后,却说:“君子不应因为牲畜而伤害百姓。我听说吃了良马肉如果不喝酒,会对身体有害。”于是,秦缪公不但没有惩罚他们,反而赐给他们美酒,赦免了众人。这三百人得知秦国要与晋国交战,便主动请求参战。在战场上,他们看到秦缪公陷入困境,都奋不顾身地冲入敌阵,以死相拼,只为报答秦缪公当年的不杀之恩和赐酒之情。
秦缪公俘虏晋惠公后,得胜而归。他回到秦国后,下令全国斋戒,准备用晋惠公来祭祀上帝,以泄心头之恨。周天子得知此事后,出面为晋惠公求情,说:“晋国与我同为姬姓,还望您能网开一面。”而晋惠公的姐姐,正是秦缪公的夫人。夫人听闻弟弟即将被祭天,身着丧服,赤着双脚,哭着对秦缪公说:“我连自己的兄弟都救不了,实在是有辱您的使命。”秦缪公见状,心中不免有些动容,他感慨道:“我本以为俘虏晋惠公是大功一件,如今周天子出面求情,夫人又如此忧虑。”于是,秦缪公与晋惠公订立盟约,答应放他回国。不但如此,秦缪公还让晋惠公住进上等的馆舍,并送给他七牢的厚礼。
同年十一月,秦缪公履行承诺,放晋惠公夷吾回国。作为交换,夷吾不得不献上晋国河西之地,并将太子圉送到秦国作为人质。秦缪公为了安抚太子圉,还将宗室之女许配给他。经此一役,秦国的领土向东扩展到了黄河边上。这段因饥荒引发的秦晋恩怨,也成为了春秋历史上一段令人唏嘘的故事,为后人所铭记。
(黄长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