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文化建设网(四川·南充)消息:南充嘉陵江畔,桑田葱郁;千年绸都,光影启梦。8月28日,伴随着川味文化浓郁的歌声《丝绸源点》响彻初秋的天空,承载着深厚文化底蕴与时代精神的院线电影《丝源之恋》,在世界丝绸源点——南充市高坪区六合丝博园桑田神木广场,举行了一意蕴深远的开机仪式,正式宣告这部光影织锦的诗意电影启航.
与常规的商业电影发布会不同,《丝源之恋》的开机仪式更像是一场关于艺术、传承与梦想的深度对话。影片并未将叙事重点停留在浮华的都市爱情,而是将镜头对准了南充这片承载千年丝绸记忆的土地,以“乡村振兴”和“青年返乡创业”为经,以“非遗传承”与“匠心精神”为纬,试图织就一幅既有壮美风光,又具深刻人文内涵的时代画卷。
一、导演徐海江:在诗意与现实间,探寻情感的呼吸感
作为本片的灵魂人物,曾有多部作品入围国际电影节的导演兼编剧徐海江先生,在现场分享了他独特的艺术构思。他表示,《丝源之恋》在艺术风格上,将追求一种“诗意现实主义”的表达。“我希望它既有电影的诗意美学,又能贴近真实的生活质感。”徐导阐述道,“我们将以现实主义为基调,辅以浪漫主义色彩,去展现青年创业的艰辛与激情,以及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碰撞与融合。”
在叙事手法上,他强调将注重“镜头的呼吸感和情感的流动性”,力求让观众沉浸其中,与角色共同经历迷茫、挣扎、坚守与希望。影片的核心情感被定义为“坚韧”与“希望”。“在主人公朝阳的身上,我们能看到面对挫折时的不屈不挠;在团队的奋斗中,我们能感受到集体协作的力量;在桑蚕丝绸的传承中,我们能体会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徐导希望,这部电影不仅是讲述一个故事,更能引发观众对故乡、对传统、对奋斗、对爱情的深度思考,并从中汲取积极向上的力量。
二、创作初心:一部电影,一次文化的影像化书写
总制片人程卫东博士则从影片的创作初衷进行了解读。他坦言,选择南充的桑蚕丝绸文化作为切入点,并聚焦“乡村振兴”和“青年返乡创业”这一主题,是源于一份文化责任感。他认为,南充作为“世界丝绸源点”,其独特的文化母题与当前国家宏观战略、时代潮流高度契合。“我们希望通过电影这一艺术形式,将南充高坪的品牌故事影像化,让更多人了解、感受和认同这份独特的文化魅力。”
影片剧本中反复提及的蜀锦技艺古训“寸锦寸心”,不仅是技艺的传承,更是匠人精神的象征。影片将通过细腻的镜头语言,展现蜀锦制作的精妙与繁复,同时着重描绘主角团队如何运用现代科技赋能传统产业,实现转型升级。“我们不渲染传统与现代的对立,而是强调它们的融合与互补。传统是根基,科技是翅膀。”这正是影片希望传递的核心价值观——在传承中创新,在发展中坚守。
三、角色塑造:鲜活的灵魂,而非扁平的符号
对于一部电影而言,角色的成功塑造是艺术表达的关键。男主角“朝阳”的扮演者何度演表示,这个角色的挑战性在于其巨大的心理转变。“我理解他的内心挣扎主要来源于对自我价值的怀疑,以及对故乡、对承诺的责任感。”他透露,为了精准演绎从迷失到坚韧、从自责到担当的过程,他不仅反复研读剧本,更深入乡村体验生活,力求呈现一个有血有肉、有情有义的南充青年。
女主角“芷兰”的扮演者李冰洁则认为,芷兰最吸引她的地方在于其独立性和奉献精神。“她不是依附于朝阳的‘小女人’,而是能够与他并肩作战的‘大女人’。”李冰洁说,“她象征着新时代乡村女性的形象,既有传统美德,又有现代女性的独立思想和创业精神。我希望通过我的演绎,能让大家看到一个鲜活、立体、充满力量的芷兰。”
四、美学呈现:让土地成为故事的叙述者
据悉,影片将在高坪区进行为期一个半月的深度实景拍摄。嘉陵江第一曲流的壮美风光、六合丝绸博览园的文化地标、美丽乡村的恬静生活,银海丝绸现代化的科技生产力都将被有机地融入故事主线,成为推动情节、塑造人物情感的重要背景。创作团队的目标,是让高坪这片土地本身成为一个“角色”,用其独特的自然与人文景观,来讲述这个关于回归与新生的故事,最终实现“一部电影带火一座城”的文旅融合新篇章。
本次开机仪式得到了南充市委宣传部、文旅局及高坪区委宣传部、文旅局、六合集团等各级领导的关怀与大力支持,他们在现场的致辞中,均对影片寄予了厚望,期待其成为展示南充风采的精品力作。剧组也对战略合作伙伴四川南充六合(集团)有限公司和南充银海丝绸有限公司及所有协助单位表达了诚挚的谢意。
丝线千匝,方成一锦;匠心独运,始得佳作。《丝源之恋》的正式开机,不仅预示着一部电影的诞生,更象征着一次对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的深情致敬。让我们共同期待,这部用心织就的光影之作,能早日与观众见面,带来感动与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