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胡杨:开启品种选育超过500个具有稳定观赏性状的品系

图文/杨光
2025-09-02
来源:西部文化建设网

1994年出生的胡杨,曾是一名工程机械操作员。日复一日的工地生活并未磨灭他对自然的热爱。自小在四川南充乡间长大的他,对石蒜有着特殊的情感记忆——每到夏秋之交,山野间悄然绽放的红花,像火焰般点亮了寂静的山坡。

QQ截图20250902102431.png

2015年,一个决定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彼时,他在工余时间痴迷养花,常常为了照看心爱的植物,下班后驱车几十公里回乡下。一次因工程任务连续多日无法回家,导致大批植株干枯死亡,这件事成了他辞职的导火索。“花不会说话,但它们值得被认真对待。”面对职业与热爱的抉择,胡杨毅然选择了后者,全身心投入石蒜的栽培与育种事业。

起步之路异常艰难。最初几年几乎没有收入,他靠积蓄维生,甚至借款购置种球、搭建基地。为了维持运转,他只能通过爱好者圈子少量出售种球,“卖花养种”,支撑着看似“无底洞”般的育种投入。即便如今成立了公司,他坦言:“我还在‘烧钱’阶段,盈利尚远。”

2020年,胡杨将基地迁至成都,专注于专业化育苗。2022年,他正式成立石蒜育种公司,开启系统化品种选育。如今,他的20亩育种基地几乎由他一人打理,尤其在花期,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是常态。

幸运的是,家人理解,朋友相助,让他得以心无旁骛地投入这项“慢事业”。2016年,他成功选育出首个自育品种——‘焰火’。这个由红花石蒜与忽地笑杂交而来的品种,花瓣卷曲如焰,色泽炽烈,在高温强光下还会泛出独特的蓝色晕彩,迅速在石蒜爱好者中走红。

目前,‘焰火’‘甜橙’‘赤雪’三个品种已进入国家植物新品种权的实审阶段,另有数十个新品正在筹备申报。基地内已培育出超过500个具有稳定观赏性状的品系。

然而,新品种的推广之路并不平坦。“申报一个新品种,需要提供50个开花种球。”胡杨解释道,“从杂交到首花,至少5到6年;再从一颗球扩繁到50颗,又要6到7年。加上申报审核的2年,一个品种从诞生到面世,往往需要十余年。”

更棘手的是扩繁技术瓶颈。石蒜主要依赖自然分球,效率极低;切球繁殖成活率不高,组培技术至今未实现突破。“我们有好品种,却难以量产,这是当前产业最大的卡点。”胡杨说。


近年来,随着“第一届全国石蒜学术与产业研讨会”的召开,石蒜的关注度显著提升。爱好者群体迅速扩大,企业也开始布局种植。胡杨也尝试与电商平台、园艺大V合作,推动新品种进入消费市场。

“目前大众市场仍以传统品种为主,但高端收藏市场已初具规模。”他注意到,石蒜切花需求正在升温,因此育种方向也逐步向茎秆粗壮、花量大、花色稳定的切花型品种倾斜。

尽管前路漫长,胡杨始终怀抱希望:“石蒜是中国的原生植物,却远不如郁金香、朱顶红那样被广泛认知和应用。作为育种人,我们有责任把本土植物的价值挖掘出来。”

来源:90后胡杨:开启品种选育超过500个具有稳定观赏性状的品系 - 西部文化建设网-官网

分享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第一篇